一方水土養一方物。我的家鄉南三島,周圍的海域盛長肥美海鮮,就因有特異的水土。
島的東面是南海,綿長的鑒江水奔流至此出海,咸淡水相匯,微生物豐富,江水隨著漲潮的南海水涌入南面的廣州灣和北面的南三河,泥則在灣畔河畔沉積,長年累月形成了寬闊而肥美的灘涂。水土肥美,則盛產肥美海鮮。
我村西面不遠處就是一片大的海灘涂,漲潮時茫茫蒼蒼,退潮時黑褐色高高低低的灘涂便裸露出來,其間一灘灘水仿佛鏡子,閃著銀光。退潮了,村里不少人趕趟兒到灘涂上采海,各顯其能,釵蟮、撬蟹、挖螺、裝鰷、釣章魚、抓蟛蜞……這片海灘給我們的生活注入了生機活力。
在眾多的采海方式中,我孩提時便對釣章魚特別好奇。釣魚我經歷不少,用釣鉤系上釣餌就能把魚釣上來。而釣章魚卻不用鉤,是用一根小的竹簽,約十來公分長,一頭尖,一頭平,平的一端綁一條十多公分的小線。這也稱為釣?傳說姜太公釣魚的釣無鉤,謂愿者上釣。因好奇,我便很想跟隔壁的全叔釣章魚。全叔是村里釣章魚的好手,每次出海都釣回不少章魚,那章魚的頭光滑滑的,爪子不停地亂爬,每次都爬得我心癢癢的。父母卻固執地推說我年紀小,老不讓我去,但我的探求心始終沒有泯滅。
我初中畢業了,暑假的一天,在我的強求下,父母終于松口,讓我跟全叔釣章魚。我學著全叔的樣子備好竹簽,把竹簽系在魚簍佩帶的下側。退潮了,我便背起魚簍跟著全叔出海,魚簍在我的屁股上一顛一顛的,我的心也仿佛一顛一顛地飛出來。
來到海灘上,全叔先讓抓幾個蟛蜞。海灘上許多蟛蜞爬來爬去,可我一走近,它們便快速鉆進洞穴里。而全叔卻快速用腳尖斜插進洞口下側,伸手一扒便把蟛蜞抓住了,蟛蜞終快不過全叔的腳,賽的就是速度。我學著全叔的樣子,不多一會便抓住十來個蟛蜞。全叔指點我把蟛蜞拴在竹簽的細線上。
全叔領著我向海灘的水溝走去。一邊走一邊察看溝邊的圓洞,尋找章魚洞穴。他看見了一個,便指著對我說,這是章魚的洞穴,洞口有章魚爪子的印痕。細看,一點點的印痕有大有小,且比較亂。全叔還說,要細心辨別印痕的走向,判斷清楚章魚是不是在洞里,這里小印在外,說明章魚在洞里。哦,任何事物都有蛛絲馬跡,只要探索都有跡可尋。全叔說完用手把洞口的泥扒開,把拴著蟛蜞的竹簽插在洞口外,讓小蟛蜞在洞口爬。全叔說,過上二十來分鐘就回頭抓章魚。他便去尋找下一個章魚洞,我也分頭去找了。
走了十多步,我發現了一個洞,細心觀察,章魚應在洞里。我便按全叔的做法扒開洞口,插上竹簽。又去找下一個洞。有的洞口章魚爪印很亂,看來這章魚很狡猾,我這初學者無法判斷它是否在洞里,只好插上釣碰運氣了。過一段時間,我找到好幾個章魚洞,一一插上釣。我估摸第一個洞的章魚應爬出來了,便輕步往回走。走到第一個洞口前一看,果然看到章魚被誘出來了,露出了一個光亮亮的頭,我欣喜不已,心好像要蹦出來似的。我趕忙將右手快速向洞口插去猛抓,卻只抓住一點泥,沒見章魚的影子,我十分失望,而不明何故。我將情況告訴全叔,他說,章魚這東西感應靈敏得很,你的手快速向下插,它感到氣流的壓力,便快速往里蹓了,只有把手輕輕伸到它身邊,然后迅速抓去才能抓住。我照這樣去做,果然抓住了章魚,我高興不已。我想這便是技巧。
抓起來的章魚爬動如此緩慢,它何以在洞里有如此靈敏的感應呢?我百思不得其解,心里詫異莫名。后來看到有關章魚的資料,方才頓悟。據說經過研究發現,章魚有三個心臟,兩個記憶系統,它大腦中有5億個神經元,感應非常敏感。沒有特異功能,就沒有神奇本領。難怪村里人有章魚補腦之說,頭痛頭暈者即買章魚炒沙姜來食。
不論章魚炒沙姜對頭痛的療效,它本身就是一道令人垂涎的美食。南三海灘的章魚十分肥美,大小適中,雌章魚腹中有蛋之時,章魚最肥。因章魚蛋似米,村里人把章魚蛋稱為“米”,此“米”十分香醇,村里人把它看成尤物,常把人說話說得好比喻為說話“有米”。做這道美食前,要將章魚進行摔打,炒出來的章魚才爽脆可口。章魚與沙姜合炒,二者的味道便合成一種特別香醇的風味,章魚爽脆而不膩,余香繞喉而不絕。特別是吃了自己親手抓來的章魚,更是別具韻味,因這滲透了自己的汗水,除了食物本身的香味,還蘊含著內心的愉悅,別人無法體會。
有了第一次釣章魚的經驗,以后抓的章魚多起來。章魚是好東西,市場上價錢也好。那時生活條件還比較艱難,所以抓的章魚大多拿去市場上賣,換回糧油等生活必需品,讓生活不斷改善。俗話說,靠山吃山,靠海吃海。我生長在海邊,當然掌握的采海技藝不只是釣章魚。只是釣章魚技術要求高一些,而且有樂趣,況且章魚炒沙姜的風味已烙在我的味覺神經里,便不時想起。
細細想來,釣章魚“釣”的方式雖然不同,但總離不了一個“誘”字,“釣餌”就是一個陷阱。別小看釣章魚,誰發明了用竹簽釣章魚真的算是了不起,定是采海人長期摸索的結果,是智與力的結合。我用心學會了這門技藝也屬不錯,起碼改善了生活。我想,人只要掌握一點技藝,都不致于挨餓,當然,掌握的技藝越多,生活會越過越紅火,日子會越過越甜潤。